選擇在TGA馬上開始的時候放出這么一片預測文,其實是有點主動求打臉的意思(輕點打...),但是TGA的獎項確實非常有含金量,最近兩年在國內也逐漸的受到了關注,所以我特別在這里把TGA里的我熟悉的幾個獎項的頒獎原則和我的一些分析po出來,只求娛樂哈哈,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討論。
如果TGA2017的頒獎和我預測的不一樣,那我覺得沒準是py交易呢(o≖◡≖)哼。
寫在前面
:每一個獎項都有一句話闡述了頒獎原則,請大家對照著這句話來理解入圍作品,為了避免出錯,我英漢雙語都貼出來(中文是我自己憑感覺翻譯的)。
年度游戲(Game of The Year)
Recognizing a game that delivers the absolute best experience across all creative and technical fields.
在創意和技術領域表現最佳的游戲作品
《地平線:黎明時分》Horizon Zero Dawn
游戲性還是差一點,世界觀構架和藝術性我倒是覺得非常出色。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地平線的人物做的不錯,似乎也有用到什么神奇的新技術吧。
《女神異聞錄5》Persona 5
JRPG的當家作品。尤其是獨特的UI風格讓很多國內廠商紛紛“學習”,UI創意沒的說,但核心玩法的創意略微單薄了一些,沒辦法,畢竟頂著JRPG的大旗,變化太大了粉絲們也不答應。技術方面倒是還好吧,并不是特別的搶眼。
《絕地求生大逃殺》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絕對是2017年
現象級
的游戲,火爆的一塌糊涂,能夠入圍就不錯了,獲獎的可能性太低太低。
但是這種玩法的設計,摸摸我并不存在的良心來說的話,真的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事情,要不然怎么會成為年度現象級游戲呢?可惜就是被那個x一樣的技術優化所拖累,希望騰訊爸爸收了以后能好好改改。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Super Mario Odyssey
雖然是歷史評分最高的游戲(好像是之一?)藝術性爆表好嘛!玩法設計也是剛剛的,能不能得獎主要是看綠帽子的實力了。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玩法、美術、鏡頭、游戲節奏等等簡直就毫無破綻,那么我覺得年度游戲毫無疑問是塞爾達了,紅綠帽子之爭,綠帽子勝!
最佳游戲劇情(Best Narrative)
For outstanding storytelling and narrative development in a game.
講故事和敘事發展的優秀游戲
《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
我認為,用線性敘事手法來講只有一個主角的故事,這樣的敘事方式能夠最大化的讓游戲劇情放開手腳的去演繹,更何況玩家在探求真相的驅動下,會對游戲故事更加的認同。真人出演的劇情片段,左右聲道里不斷交織的聲音,導演在各個層面都在渲染故事氣氛上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一個生理和心理同時出現巨大問題的主角,搭配著一套還蠻不錯的核心玩法和系統。emmm,這個獎估計是地獄之刃拿到吧。
《地平線:黎明時分》
又是地平線,但是這個游戲的敘事其實還是有點遜色的,這個獎是陪跑吧。
《尼爾:機械紀元》
尼爾的劇情,在歐美審美的tga里似乎不會沾到什么光,陪跑。
《艾迪芬奇的記憶》
我發現很多媒體都說這個游戲用的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其實我還是不太理解這個手法是什么哈哈。這個游戲的劇情設計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受限于玩法的設計,一個女孩體驗了整個家族每一個離奇死亡的人的故事,荒誕又詭異是真的,過于魔幻的劇情也是真的。只能說,能理解這段劇情的人,真的很厲害。
《重返德軍總部2:新巨人》
不黑不粉,這個劇情我覺得挺棒的,但是距離年度大獎還是略有點距離。傳統的敘事方式沒什么不好,只是很容易受到更夸張的敘事表現的沖擊,比如地獄之刃,明顯比這個德軍2要高級一點。
最佳配樂(Best SCORE/MUSIC)
For outstanding music, inclusive of score, original song and/or licensed soundtrack.
游戲中優秀的音樂包括譜曲、原創歌曲或者版權原聲音樂
《茶杯頭》
比較復古吧,但畢竟因為是獨立游戲,從規模上還是沒辦法和AAA大作的配樂團隊相比呢。
《命運2》
作為備受期待的史詩級作品,上交響樂團是標配了,有的時候我甚至覺得命運的ost比游戲本身還要精彩~還有一大群小姐姐的美妙和聲,時而輕柔時而高亢,氣勢磅礴的樂曲直到我退出游戲之后還在我耳邊回蕩。
《尼爾:機械紀元》
日系的配樂從來都是走心流的,尼爾我真的沒有通關,但是ost聽了幾百遍…… 每次聽到那種滄桑而又想悄悄說出那句話的聲音,我就仿佛看到了2B和9S站在廢墟前手牽手的場景……尤其是自創語那個版本,雖然聽不懂唱的是什么,但還是能讓人感受到那種身心放松的感覺。
《女神異聞錄5》
對于一款多種風格元素remix的游戲,他的音樂也是各種風格都有的,acid jazz(酸爵士)、funk、R&B融合在復古的迷幻電子樂里,呈現出來了一群中學生廣泛的愛好審美,也正是代表了日式音樂的制作潮流:融合中創新。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主觀的說,我覺得我更喜歡命運2,但是客觀的說,這個獎必須是奧德賽拿才行。
首先,各種不同風格的世界場景,給了音樂極大的發揮余地,主題曲的傳統超級馬里奧的歡快感覺,讓我瞬間在腦海中渲染出來了馬里奧跳呀跳的畫面。cascade kingdom的鼓點節奏帶來情緒上的酣暢淋漓,sand kingdom的吉他和民族樂器展示出來的卡通化的墨西哥風情,lake kingdom的豎琴所表達的空靈和安靜,還有
wooded\cloud\lost\metro\snow\seaside\ruined\moon\luncheon\bower’s\mushroom這么多風格,真是單獨買ost回來聽也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全部都有8-bit版本,真的是誠意滿滿,所以,絕對是奧德賽能夠拿到這個獎。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如果要是說奧德賽的競爭對手,那其實也還有任社自己當家的綠帽子出現了,荒野之息的音樂主題是“open air”,所以配樂中用了很多輕聲柔軟的鋼琴,很明顯的淡入淡出,在配合環境聲音的氣氛中起到了很顯著的烘托作用。每一個城鎮都有著自己獨立設計的音樂和配器風格,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段鋼琴+吉他的夜晚版本,從耳朵里聽出了那種淡淡的憂傷的感覺。至于說每次有新的人物進入老場景劇情的時候,場景中原本的音樂還會出現變化,這個細節真的是值得各家廠商好好學習的哈。
最佳手機游戲(
Best Mobile Game
)
For the best game playable on a dedicated mobile device.
在手機設備上最好玩的游戲。
《火焰紋章:英雄》
作為老IP的手游正統作品,其意義大于其質量,所以我覺得不會拿獎。
《HIDDEN FOLKS》
上個月有幸在深圳的Big Indie Awards頒獎禮上見到了這款游戲的開發者,總之很厲害,但是其實在這個獎項里,和其他入圍作品的質量相差還是明顯的。
《紀念碑谷2》
2代不如1代好玩,所以我覺得能入圍也算是照顧到1代的影響力了。
《回憶之旅(Old Man’s Journey)》
感覺很不錯,但是還是有點獨立向吧。藝術風格非常棒,也拿了蘋果的2017年度設計大獎,但是游戲本身的可玩性和耐玩性相比較其他作品還是有些弱。故事很感人,嗯。
《超級馬里奧RUN》
不是因為這款游戲做的太好,而是其他競爭對手都太弱了,不過作為馬里奧大叔的手游化第一步,這個開局做的應當讓老任感到非常滿意了,拿這個獎也算是實至名歸。我記得發售當天就注冊了外服賬號購入了游戲,然后一天內就全通關了,剩下一直在反復挑戰,目前還沒有完美,捂臉。
最佳游戲導演(Best Game Direction)
Awarded to a game studio for outstanding creative vision and innovation in game direction and design.
在游戲導演和設計方面,具有創造性的視野和創新的開發團隊。
《地平線:黎明時分》
《
生化危機7》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重返德軍總部2:新巨人》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地平線拿這個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在這個獎項的競爭對手估計也就是馬里奧了。其實有點不明白為什么生化7能入選哈,陪跑吧我覺得。另外總感覺奧德賽的地位有點尷尬,這個獎應該是和地平線55開吧。當然綠帽子塞爾達已經拿了年度游戲了,估計這個獎就不會給他了吧。至于最后的德軍總部,沒有玩過,只看過視頻,并不覺得有那么好。
最佳藝術導演(
Best Art Direction
)
For outstanding creative and/or technical achievement in artistic design and animation.
在藝術設計和動畫方向,有著杰出創意或者技術成就的優秀游戲
《命運2》
《茶杯頭》
《地平線:黎明時分》
《女神異聞錄5》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命運2》傳統游戲的設計思路,雖然大,但是不夠獨特。《茶杯頭》作為今年暴走的黑馬游戲,拿什么獎都是有可能的。當然p5也有一點點可能性拿獎,但是我覺得拿rpg的獎的可能性更大吧。至于塞爾達拿到年度游戲之后,其他的都很有可能是陪跑。
最佳掌機游戲(Best Handheld Game)
For the best game playable on a dedicated portable gaming system.
在掌機上最好玩的游戲。
《永恒綠洲(Ever Oasis)》
《火焰紋章:覺醒》
《銀河戰士:薩姆斯歸來》
《怪物獵人物語》
《波奇和耀西的毛線世界(Poochy & Yoshi’s Woolly World)》
這個獎完全是3DS的天下,也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把這個獎取消掉哈,耀西和怪獵都蠻不錯的,而且永恒綠洲也非常驚艷,甚至讓我有點浪漫沙加的感覺,但是!畢竟還有samus小姐姐啊,在歐美玩家心中神話一般的銀河戰士歸來了,那必須得拿個獎。
最佳VR/AR游戲(Best VR/AR Game)
For the best game experience playable in virtual or augmented reality, irrespective of platform.
在VRAR平臺上最好玩的游戲。
《Superhot VR》
《星際迷航 :艦橋船員》
《孤聲》/《回聲競技場》
《Farpoint》
《生化危機7》
首先,生化7屬于作弊,跨平臺的游戲你來湊什么熱鬧,綜合其他對手太弱的原因,我覺得必須是farpoint獲獎。據我所知,有無數基友因為farpoint而去買了那個手槍外設,質量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最佳動作游戲(
Best Action Game
)
For the best game in the action genre focused on combat.
具有最好戰斗體驗的動作游戲。
《茶杯頭》
《命運2》
《仁王》
《掠食》
《重返德軍總部2:新巨人》
德軍2似乎是來搞笑的吧,不明白一個射擊游戲怎么就變成動作游戲了。茶杯頭太獨立,命運2其實也有點蹭熱度的感覺哈,掠食又稍稍有點弱,那么仁王那就當仁不讓來拿個獎吧。
最佳動作冒險游戲(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
For the best action/adventure game, combining combat with traversal and puzzle solving.
在戰斗、旅程體驗、謎題設計方面最優秀的動作冒險游戲
《刺客信條:起源》
《地平線:黎明時分》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神秘海域:失落的遺產》
這幾個游戲都相當的厲害,首先荒野之息肯定是有大獎入袋了,而刺客信條又可能會被ubi的bug流所拖累,而失落遺產是一個去年拿過獎的神秘海域4的DLC,所以地平線、奧德賽這兩個游戲應該會拿獎,我覺得奧德賽的可能性大一些。
最佳角色扮演游戲(Best Role Playing Game)
For the best game designed with rich player character customization and progression, including massively multiplayer experiences.
具有豐富角色設計和成長體驗,包括大型多人游戲體驗的最好的角色扮演游戲
《神界:原罪2》
《最終幻想15》
《尼爾:機械紀元》
《女神異聞錄5》
《南方公園:完整破碎》
這個毫無疑問了吧,P5絕對是拿獎來的。別的都不行。
最佳格斗游戲(Best Fighting Game)
For the best game designed primarily around head-to-head combat.
著重設計格斗體驗的格斗游戲。
《神臂斗士》
《不義聯盟2》
《漫威英雄大戰卡普空》
《尼德霍格2》
《鐵拳7》
這個獎,鐵拳7應該是壓倒性勝利吧,畢竟這是目前最注重3D格斗的格斗游戲了。其實不義聯盟2也還行,但是考慮到這種ip改編游戲的普遍素質和口碑,能被提名就還不錯了。神臂斗士和MVC作為格斗游戲來說還是不夠分量,尼德霍格2真的不太熟悉,感覺是一款非常有特點的類格斗游戲。
最佳家庭游戲(Best Family Game)
For the best game appropriate for family play, irrespective of genre or platform.
最適合家庭娛樂的游戲
《馬里奧賽車8:豪華版》
《馬里奧瘋兔》
《索尼克:狂歡》
《噴射戰士2》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噴射戰士2的,可是2015年噴射戰士1已經拿過最佳射擊和多人在線獎了,2代出來再拿個家庭獎似乎有點不太合適是吧?但是馬車8豪華版其實是也是這個情況,而奧德賽貌似不太適合家庭游戲,所以還真是挺難選的,也許會爆冷給馬里奧瘋兔,不過我還是會選噴射戰士2。
最佳策略游戲(Best Strategy Game)
Best game focused on real time or turn-based strategy gameplay, irrespective of platform.
最好的專注于實時或者回合制的策略游戲
《光環戰爭2》
《馬里奧瘋兔》
《全面戰爭:戰錘2》
《牙齒與尾巴》
《幽浮2:天選之戰》
全面戰爭:戰錘2的得獎概率非常非常大了,其他的要么知名度不夠,要么太局限,要么是DLC。(其實主要是因為這幾個游戲我都了解的比較淺)
最佳體育/競速游戲(Best Sports/Racing Game)
For the best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ports and racing game.
最好的傳統或非傳統體育和競速游戲
《FIFA 18》
《極限競速7》
《NBA 2K18》
《實況足球2018》
《賽車計劃2》
《GT Sport》
年貨fifa、nba、實況應該是來陪跑蹭熱度的了,賽車計劃2的素質稍微有點差,從目前媒體口碑上來說,forza7似乎略勝一籌,但是我是GT賽車的死忠,所以從我的“特別客觀”的角度來看,GTS是必須應該能夠拿到這個獎的哼。
最佳多人游戲(Best Multiplayer)
For outstanding online multiplayer gameplay and design, including co-op and massively multiplayer experiences, irrespective of game genre.
包括合作模式和大型多人游戲體驗在內的游戲核心玩法和設計的多人游戲
《使命召喚14:二戰》
《命運2》
《堡壘之夜》
《馬里奧賽車8:豪華版》
《絕地求生大逃殺》
《噴射戰士2》
吃雞出現在TGA我覺得就是奔著這個獎來的,毫無疑問。如果沒有吃雞,那就應該是命運2了,cod14二戰素質也算是不錯了,但是仍然是還有些不盡如人意,希望明年繼續發揮,馬車8和噴射戰士2,作為最佳多人模式來說還是顯得又些單薄,堡壘之夜的話,雖然是epic games開發,但是由于剛剛上線,知名度還是挺低的,也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
最受期待游戲(Most Anticipated Game)
Awarded to an upcoming game that has shown significant ambition and promise. Title must be announced and scheduled for release after December 7, 2017.
在2017年12月7日之后發布的,具受玩家期待的游戲
《新戰神》
《漫威蜘蛛俠》
《怪物獵人世界》
《荒野大鏢客2》
《美國末日2/最后生還者2》
超級難選的一個獎,大部分人都會選TLOU2或者新戰神吧,TLOU2的劇情和電影化的表達手法是非常棒的,而且這一作也一直在鋪墊各種人物劇情,想來銷量一定會非常棒。而新戰神則是開創全新劇情和玩法的變革之作,作為當年sony的看家大作系列,也是很有看頭的。emmm我個人會選TLOU2.
最佳獨立游戲(
Best Independent Game
)
For outstanding creative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 in a game made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publisher system.
在傳統游戲出版體系之外制作的,具有杰出創意和技術成就的游戲。
《茶杯頭》
《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
《林中之夜》
《掠食》
《柴堆(PYRE)》
《艾迪芬奇的記憶》
如果沒有茶杯頭的話,我覺得應該會是柴堆拿獎,但是現在這種局面就不好說了,畢竟茶杯頭用復古動畫的藝術表現,完成了一款從設計到手感到玩法都無可挑剔的大賣作品,所以茶杯頭獲獎。
最受中國玩家喜愛游戲(Best Chinese Game)
A fan-voted award to recognize the most popular game in China, as judged by The Game Awards viewers in China.
由中國玩家投票產生的最受中國玩家喜愛的游戲。
《紀念碑谷2》
《劍網3》重制版
《不思議迷宮》
《艾希》
《王者榮耀》
用腳也能猜得出來是王者榮耀吧……這幾個游戲出現在這里,世界玩家大概也就知道我們國內主流玩家群體的眼光和喜好了,稍稍有點尷尬有沒有?
下面來說說幾個大熱門游戲: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可以說,荒野之息是老任親自出手重新定義了開放式游戲的標準,而且和原來的開放式游戲不同,荒野之息給玩家帶來了最純粹的探索、尋找、發現的冒險樂趣。這個游戲的每一點內容都完全值得去細細品味,從界面到畫面,從核心玩法到搜集要素,從音效到音樂,甚至到游戲中的每一個鏡頭。在2017這個游戲超大作年度中,荒野之息可謂是從各個方面都領先了其他游戲那么一點點,再說一遍吧,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是一款各個方面都超過同期作品的革命之作,拿個年度游戲絕對是實至名歸。
獲獎猜測:
年度游戲
最佳游戲導演
最佳藝術導演
最佳配樂
最佳動作冒險游戲
地平線:零之曙光
這款游戲是非常有知名度的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題材和畫面。作為一個未來廢土科技反差的世界觀,地平線的設計是超過滿分水準的,自然地貌,人文氣息,機械設計,甚至包括戰斗方式,無一不在體現著這個對科技力量無比恐慌的新未來世界。游戲為了體現出自己在藝術設計方向的努力,還特意搞了個拍照系統出來,可見開發者們真的是對這部分設計非常自豪。但是相應的,地平線的核心戰斗還是有些缺陷的,單調的攻擊方式、略顯刻意的謎題和爬墻設計,都讓這款游戲無法成為超一流大作,但是綜合來看,這仍然是一款接近滿分的AAA級大作。
獲獎猜測:
年度游戲
最佳游戲導演
最佳藝術導演
最佳動作冒險游戲
最佳游戲劇情
命運2
這是一款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情游戲,如果不是趕上任天堂在2017年里集中大爆發,如果不是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吃雞游戲,那么命運2在今年的游戲市場上也許可以所向披靡大殺四方,可惜,這一切都沒有可能了。所以,我們看到了一款比吃雞的知名度略低、比地平線的藝術表現略傳統、比超級馬里奧:奧德賽的配樂略單薄、比仁王的動作戰斗體驗稍單調的那么一點點的被寄予厚望的命運2 。也許,最佳運營中游戲的獎項,能夠給這個游戲的整體運營者和開發者帶來一絲絲寬慰。
獲獎猜測:
最佳藝術導演
最佳多人游戲
最佳配樂
最具運營中游戲
最佳動作游戲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任天堂在綠帽子林克(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上獲得的贊譽還不夠,于是紅帽子馬里奧出場。作為宮本茂箱庭探索概念的重要繼承者,在超級馬里奧64、超級馬里奧銀河中吸取到足夠的開發經驗后,奧德賽隆重登場了。從名字里就能知道這款游戲的設計理念,奧德賽:漫長而又刺激的行程(a long wandering and eventful journey),雖然看起來這種集合各種特色世界于一身的探險設計是非常取巧的,因為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域風格設計不同的關卡和主題,甚至音樂和npc也可以變化的多種多樣,但是,要把這么多不同文化不同地貌不同風格的內容組合在一個大世界里,既要好看,也要好玩,真的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夸張的說,任天堂在奧德賽里付出的設計心血,足夠開發至少5個平臺動作冒險游戲了。我們在奧德賽里,看到了“世界上所有優秀的馬里奧游戲在此集合”,可以說,奧德賽是超級馬里奧系列作品的融會貫通之作,更像是一個記錄式的終點。未來的馬里奧,也許會以一個全新的游戲形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獲獎猜測 :
最佳配樂
年度游戲
最佳游戲導演
最佳動作冒險游戲
最佳家庭游戲
茶杯頭
在茶杯頭steam的評論區里有這么一句話“觀賞性很強但自己玩未必好玩”,可以說是高度概括了這款游戲的優點和缺點。也說出了當下游戲開發者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游戲要素:可傳播性。在我身邊買了茶杯頭的朋友不在少數,但是真正打到第三關的卻沒有幾個,因為游戲實在是太難了,需要反復挑戰反復練習,再加上不斷背板,才能在普通難度里通關。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一遍讓游戲在電腦里吃灰,一遍還興致勃勃的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看著主播們反復挑戰游戲。這就是“可傳播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茶杯頭用了上世紀三十年代迪士尼早起的復古畫風,酣暢淋漓的完成了一次致敬+復古+創新+挑戰的游戲開發過程。結果,游戲從曝光開始就備受期待,在發售后果然不負眾望,迅速走紅。具備良好的話題性和足夠高水準的游戲設計,這款游戲在tga2017上應該是能拿到1-2個獎項回家的。
獲獎猜測:
最佳配樂
最佳藝術導演
最佳動作游戲
最佳獨立游戲
最佳獨立游戲首秀
女神異聞錄5
這是一款以中學生視角看待世界改變世界的標準JRPG作品,在整個JRPG市場都倍顯低迷的今天,P5以一個非常潮流市場的外在表現出現在所有JRPG玩家群體面前,仿佛帶著些許拯救JRPG世界的重任,P5獲得的夸獎甚至讓人忘記了這其實只是一款正統游戲的外傳系列作品。P5那光鮮亮麗的美術表現只是一種足以讓青春躁動的中學生群體們“燃”起來的催化劑,而緊接著,深入到游戲劇情之后所帶來的卻是是苦澀、刺痛、不安。正如游戲總監橋野桂所言,P5的風格是“流浪漢小說”(Picaresque Novel)——而不是都市怪談或校園青春文學。這一延續了數個世紀的文學體裁始終專注于社會的陰暗與丑惡。無奈的是,P5里怪盜團所伸張的正義,也只是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夾縫中的那一點點俠義精神,而已。
獲獎猜測:
最佳配樂
最佳藝術導演
年度游戲
最佳角色扮演游戲
最后把我猜到的獲獎游戲做了一個整理之后,發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對于此次TGA的一些猜想與預測,希望大家喜歡,另外小伙伴們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及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踴躍發言,我會認真閱讀每一條評論的~~
最后日常求關注,收藏,點贊~
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