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掛壁要火,快來吃涼涼的**!
2017年即將在眨眼間悄悄走過,相比往年的游戲圈的熱點事件,今年的怪事大事多集中在下半年,而國內游戲環境在這一年中也產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的變化,新作的推出,熱點撕逼事件的進展,這一切看似巧合又有理有據……
1.吃雞 素質廣場MMP,機場剛槍玩得起,窮吃雞來富快遞,轉角遇見LYB.當今的游戲圈,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一款現象及游戲,成為無數玩家眼中的焦點,而今年的現象級游戲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就是《絕地求生:大逃殺》。 “落地成盒”“順豐快遞”“伏地魔”這些我們早已爛熟于心的詞全部來自這款游戲。雖然它優化很爛,雖然BUG很多,雖然神仙滿天飛,然而這款游戲仍然單憑借玩法就吸引了千萬玩家。在直播平臺各大主播的聯合帶動下,“吃雞”玩家群體迅速崛起,成為2017年國內最受關注的熱點游戲。 與此同時,隨著《絕地求生:大逃殺》的火爆,手游“吃雞”也開始紛紛伺機而動,去爭搶龐大的游戲市場。前有網易《荒野行動》《終結者2》在市場上大口吃雞,后有為所欲為“正版手游”磨刀霍霍,一場血雨腥風是在所難免了。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2.掛壁
隨著吃雞的火爆,無數主播相繼放棄舊業,走向了吃雞之路。然而FPS游戲本身就是外掛猖獗的重災區,外加藍洞的技術實在是慘不忍睹,導致了《絕地求生》被大量外掛侵蝕。甚至有許多大主播、職業選手不惜突破底線,自甘墮落,淪為掛壁。 外掛對于游戲——尤其是網絡游戲的破壞程度,幾乎是毀滅性的,這是一種摧毀其他玩家游戲體驗的極其惡劣的行為。反思網游誕生至今,又有多少諸如《石器時代》《冒險島》《行星邊際2》等經典游戲毀于外掛。對于擁有公眾人物光環的主播而言,外掛也許能讓你的觀眾在彈幕上打出數千條“666”和成百上千的禮物,但對于真正熱愛一款游戲而且熱愛你這個主播的觀眾來講,這卻是就是一種不可被原諒的欺騙行為,所以也請眾主播好自為之吧! 不然被實錘的感覺……很難受。
真是個恐怖的故事……
3.要火
從E3到科隆游戲展,再到東京電玩展,每年三大展會都會引發游戲廠商們的大戰。然而每年展會即將公布的新作當中,各種大作、獨立游戲在預告放出之際都擁有“要火”的潛質——然而真到游戲發布之后,又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勢。 2017年1月,白金工作室正式宣布《龍鱗化身》終止開發,制作人神谷英樹表示,正是開發過程中的重重困境,讓這款游戲最終窮途末路。而《生化危機》之父三上真司的新作《惡靈附身2》,在被賦予較高期望的同時,也沒能收獲和期望值相匹配的贊譽,玩家紛紛表示,又一款游戲系列被毀掉了。 反倒是一款2014年在E3微軟展臺公布的獨立游戲《茶杯頭》,在經歷了數年打磨讓所有玩家感覺都快要涼了的時候突然發售。一瞬間憑借極強的游戲性和唯美的美術風格吸引玩家,最終斬獲年度最佳獨立游戲的桂冠。 一款游戲是不是要火,真的不能單單看游戲初期所放出的那幾部宣傳片,而是后期對游戲細致入微的打磨和不斷追求高品質所帶來的。 那么……風暴要火?
要火!
4.天下第一
玩家圈子中總有一些對于自己所熱愛游戲的信仰,于是各種“天下第一”表情包應運而生。對于2017這個大作井噴的年份,更是讓玩家高潮節奏不斷。然而這一切話題的最終歸屬還是要回到一年一度的TGA大獎,到底誰能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 TGA2017大獎在一個月前正式頒獎,年度游戲爭奪戰再次成為游戲圈內的熱點話題,2017更是大作橫行的一年《地平線:零之曙光》《P5》等大作紛紛亮相提名,甚至連《絕地求生:大逃殺》都成為入圍游戲——不得不說這波熱點蹭得可以。 然而最終大獎的歸屬卻屬于一個早已年過百歲的老牌游戲大廠:任天堂。其憑借年初發售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一舉奪得年度游戲大獎,而且近期發布的《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也斬獲了數項大獎及提名。 可以說今年是任天堂最“跳”的一年,從年初新主機switch的發布,到同步推出的新作《塞爾達:荒野之息》,再到年末的《超級馬里奧:奧德賽》,整個2017年幾乎可以被稱為任天堂年。誰總說老任游戲只有滿屏的游戲性來著?寶刀未老啊!
所以說,任天堂就tm是宇宙主宰!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近幾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去年的AlphaGo擊敗眾多圍棋高手的盛況仍然歷歷在目。看來我們真有必要把人工智能AI毀滅人類提上日程了,不知道圖靈測試和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在那個時候是否依然管用。 然而在圍棋界的勝利并沒有滿足人工智能的野心,向電子游戲《星際爭霸2》進軍成為了AlphaGo團隊的下一個目標。然而在這個完全不同的領域,AlphaGo卻嘗到了吃癟的滋味,從人工智能瞬間淪為人工智障。經過一年的學習,AlphaGo甚至連簡單電腦都無法戰勝,各種各樣的戰術及突發狀況讓其應接不暇。在完全模擬人思考與學習的情況之下,人工智能體現不出絲毫優勢。 看到這里總算長舒了一口氣——想要統治地球?AI你還是too young too naive啊!
著名“人工智障”
6.差評
去年末Steam《冠軍足球經理》漢化事件的發酵,讓國內眾多玩家帶起了“沒有中文就差評”的節奏。雖然這件事的確是開發者本身不太厚道造成的,但一年當中很多惡意差評出現了上漲趨勢。 “沒有中文,差評!”“臥槽居然有廣告,差評!”“突然漲價?差評!”“被騰訊代理了就鎖區?差!!!評!!!” 今年3月,Steam出臺了全新的評論機制,讓退款的玩家評論不再生效。至于此舉是不是成功保護了游戲的權益不得而知,但至少讓“買游戲-差評-退款”的素質三連得到了遏制。 這種差評行為看起來是在聲討自己對游戲某些內容的不滿,但對于這款游戲本身和想要購買游戲的玩家來說,卻是不太負責任的行為。客觀而有價值的評論對游戲市場是值得肯定的,但惡意的差評與退款卻是損毀游戲環境與市場良性循環的罪魁禍首。所以即便是作為上帝的消費者,也請手下留情,客觀地給出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差評可以給,但不應如此輕率,更不應成為要挾開發者的手段。
但對于喜歡自己作死的廠商和開發者……抱歉,差評!
7.涼涼
電競界每年都會舉辦的電競兩大賽事:《DOTA2》TI系列賽和《英雄聯盟》S系列賽。然而今年的比賽用“涼涼”二字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首先第一個涼先送給TI7,雖然中國隊拿下了前四名3支中國戰隊歷屆TI的最好成績,最終卻被敗者組一路殺上來的“李逵”完成一穿三。最終決賽,更是以3:0的絕對碾壓態勢讓中國戰隊與冠軍失之交臂。 面對戰術與理解遠超己方的液體戰隊,只能說NEWBEE這波輸得心服口服。如果說去年的Wings讓我們看到了什么叫堅持不懈的意志,那么今年我們同樣也看到了液體的頑強和堅韌——備戰TI8,我們來年再戰! 第二涼則要送給《英雄聯盟》S7的各位,由于今年的S7在中國舉辦,玩家能夠在現場為自己喜愛的戰隊加油鼓勁,也讓具有中國特色的黃牛軍團蠢蠢欲動,決賽門票一度被炒到上萬元。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半決賽中,RNG與WE紛紛被韓國戰隊SKT與三星淘汰。最終鳥巢決戰變成了兩支韓國的內戰,一眾黃牛只能落得個天臺見的下場…… 說起MOBA類游戲,已經不知道火了幾個年頭了,由于“吃雞”的異軍突起,讓這股不滅之火開始呈現下滑態勢。即便這樣,MOBA仍然是國內玩家數量最多的游戲類型。而且有國際賽事的支撐,讓其仍居全國乃至世界一線電競游戲之位無法撼動。雖然今年兩大賽事涼了,但明年我們仍有機會再戰。
征戰多年,我們熱血依舊未涼……嗎?
8.獨占
即便再不想承認,玩家出于購買主機的原因,仍然大多數傾向于主機的獨占游戲,PS4的《血源》、《地平線》,XBOX的《光環》系列還有即將登陸PS4的《怪物獵人:世界》等等都是身為主機黨引以為傲的作品。可就在今年,一款大作的淪陷讓獨占二字失去了往日的光輝,那就是《仁王》PC版的公布。 事實上主機版發布數月之后登陸其他平臺這個手段在游戲圈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廠商美其名曰:限時獨占。曾經的《古墓麗影:崛起》就是一個十足的例子。所謂限時獨占,無非就是利用游戲剛剛發布時的時效性來刺激玩家的購買欲,當鋪天蓋地關于新作的新聞涌現之時,挖第一桶金似乎能給玩家帶來無盡的優越感。在絕對的利益面前,廠商仍然選擇屈服市場與用戶。好聽點說叫順應市場需求,難聽點說是無節操無下限。然而個平臺之間的爭端卻從未停息,只是游戲廠商如此信口開河只為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雖不想承認,但未來的趨勢中,獨占游戲發售后登陸其他平臺的事件會越來越多。看來即便打著“獨占”二字,玩家也要留個心眼,以防被套路了。
9.剁手
所謂逢年過節“剁”一波:開箱子、抽卡包、Steam購物車清空。所以不開箱子怎么證明你是歐皇?不氪金怎么變強?不買打折的游戲怎么讓G胖破產?如今為游戲消費,已經逐漸成為玩家在游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游戲體驗之一。然而當你逐漸走向這條不歸路之后,才發現這些氪金點背后都暗藏著許多和善的微笑。 就在各大廠商運用玄學變著花讓玩家“剁手”的同時,一紙政令猶如晴天霹靂——公布抽卡開箱的概率。原因是游戲中開箱子抽卡等行為涉及賭博內容,所以公布概率是為了讓這個隨機結果顯得不再那么隨機。 早在2016年,隔壁日本的消費者委員會就提出過關于防止未成年人高額氪金的提案。然而對于扭蛋氪金柏青哥盛行的島國來說,這個提案最終并未強制實施。 即便國外眾多玩家紛紛表示羨慕,但所謂公布概率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歐皇還是歐皇,難民還是難民。氪金開箱抽卡如此盛行的今天,時不時消費一波已經成了玩家的日常,就算告訴你開出橙裝SSR絕版皮膚的概率是1%,抽100次你也照樣得不到。 科學剁手,不然就算你是千手觀音轉世,最后也得落得個維納斯的下場。
10.節目效果
2017年各大直播平臺仍然是玩家們的聚集地,一些主播除了玩自己本職游戲之外,也開始直播麻將、斗地主、大富翁等休閑游戲,一來讓自己換個心情,二來也時不時讓玩家換個角度發現不同的笑點。一些極具節目效果的游戲也紛紛在玩家群體當中流傳開來,年末一款名為《與班尼福特一起攻克難關》的獨立游戲開啟了眾多主播的自虐之路。 其憑借僵硬的操作和極具挫敗感的游戲體驗,讓眾多國內外主播紛紛抓狂。總而言之,這款游戲看別人玩還行,自己玩的話那么只能讓你在“常回家看看”中變得逐漸暴躁。 如今電子游戲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玩家自己玩著爽這么簡單了,已成為主流的直播讓廠商們意識到觀賞性也應該成為游戲的重要部分,而各大直播平臺的主播正是宣傳和推廣自身游戲的天然溫室。就算游戲本身枯燥無味,甚至僅僅擁有的只有自虐,也可能因為主播們爆炸的節目效果一舉成名。 所以到底是主播帶火了游戲,還是游戲捧出了主播?這種先有雞還是還有蛋的問題也讓游戲廠商們開始頭大——如果沒有節目效果,怎么讓游戲火呢?
圍觀玩到石樂志的主播也是玩家的樂趣
Bonus:農藥
去年早已火爆異常的現象及手游《王者榮耀》今年又沒少攤上事兒。各行各業各式各樣的熱點話題都時不時的與《王者榮耀》沾邊,而一些社會的負面新聞也開始逐漸發酵,將這款游戲逼上風口浪尖。 年初一則《王者榮耀歪曲歷史 荊軻竟為女性》的新聞,一度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逼得為所欲為的騰訊也不得不將其改名為“阿軻”。之后的未成年人沉迷手游、玩游戲耽誤工作學習等一系列負面消息也開始逐漸侵蝕著這款游戲,此情此景幾乎與早年的《魔獸世界》“戰網魔”如出一轍。 然而到底一款游戲到底是否真的會影響到未成年人對歷史認知,只能說有待商榷,畢竟歷史本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像任何時期的流行游戲一樣,一旦成為現象級,就必將引起社會的輿論與話題。不是我們太過于敏感,而是周圍談論的太多。
@隔壁的土豆:我家戰魂也挺農藥的啊!
2017匆匆而過,游戲雖小,但情懷至上,對于從小玩游戲長大的一代人,可能對于游戲的熱情更加深刻。可能因為“吃雞”,我們找回了數年未謀面的舊友;看到老任的敢做敢為,我們又想起第一次玩《馬里奧》時天真的微笑;面對中國隊的失利,我們仍能擦干淚水堅信他們明年仍能必勝;看到游戲中作弊之人,也能勇敢站出,發出雖微不足道卻發人深省的聲音。
這就是小小的游戲圈,小小的2017。 [編輯:葉子豬小秘書]
|
本新聞及文章僅代表發表廠商及作者觀點,不代表葉子豬本身觀點!